
1798年12月24日,密茨凯维支(Adam Mickiewicz,1798.12.24——1855.11.26)诞生在立陶宛的诺伏格罗特克镇附近扎阿西村的一个破落小贵族家庭里。立陶宛当时属于波兰。密茨凯维支诞生时,正是波兰被俄、普、奥三次瓜分之后,处于异族占领下。他是属于自己所说的“一出世就遇到奴役,在襁褓之中就被钉上了锁链”的那一代波兰人。他的家庭是一个具有爱国传统的家庭。父亲尼古拉·密茨凯维支是知识分子,也是个乡绅,过去曾在著名的民族英雄科希秋什科领导的反沙皇起义军里当过兵,是诺伏格罗特克镇地方法院的律师。母亲巴尔巴拉是一个管家的女儿。他的父亲思想倾向进步。密茨凯维支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到一些关于政治问题的辩论,受到“祖国没有自由,何谈家庭幸福”的感召。
密茨凯维支的一生是被监禁、放逐、流亡和战斗的一生。他从不屈服。他是波兰民族的骄傲,也是民族苦难的象征。他为波兰争取自由解放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波兰人民。1973年,波兰人民不畏苏联的压力,在克拉科夫上演了他的反沙皇诗剧《先人祭》,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全世界人民十分敬仰和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和战士。1955年,在他逝世100周年的时候,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他列入当年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号召各国人民纪念他。在中国,早在1907年,鲁迅先生就把他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并高度评价他的诗“虽至今日,影响波兰人之心者,力犹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