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Angel Beats!中就相当于故事舞台的“死后世界”。
另外从游戏原作的One 向着闪耀的季节到Little Busters!中的主要作品中,企划不是麻枝准的作品只有Kanon这一部,而只有这部作品中不存在“另一个世界”。反过来也就是说,麻枝准进行企划了的作品里基本全都有“另一个世界”的出现。
下图是将上述四部作品中“另一个世界”投影到二次元坐标轴上的结果。X轴代表了各个作品发售的时期,y轴则显示的是主人公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距离相对接近或是相对较远的距离。评价基准则是“现实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接点以及与时间轴的重合。首先,AIR中的“Summer篇”是发生在千年前和主人公无物理接点的这点就能判断起距离最远(100)。在以后的作品中把这个距离作为基准来显示是相对较近,还是相对较远。
虽说CLANNAD中的“幻想世界”的时间近似于是与主人公所处的世界相平行流淌的所以时间轴相近,与“现实世界”的接点却是间接的,所以将其标注在了y轴上的中间值(50)。而从Litter Busters!与时间轴几乎是相重叠“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连接着的这一点看来,可以说距离是极为相近的。但是还不是“现实世界”,所以y轴的值不为零(20)。关于Angel Beats!由于“另一个世界”是故事的舞台,主人公们在现实中是死去了的。也就是说,对于他们来说,现实也就变成了“另一个世界”。由此,y轴的值就变成了0。值为0就是指“对于他们来说的现实”=“另一个世界”。这里有意加上“他们的”是因为这个“死后的世界”里有着死后也能立刻复生的设定,一般性地来说,并非是“现实世界”。而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看,这个“死后的世界”才是“另一个世界”,就会对这种将“死后的世界”当做是现实产生违和感。所以这里才会是采取“对于他们来说”的前提角度来看。
再换个别的说法的话,这种相对性距离的接近说不定可以说成是我们的感觉性接近。AIR是远古的故事,也就是会像童话故事里一样,频繁出现“翼人”或“诅咒”等的关键词。
BGM的曲名的“传承”也是给予一种古老的时代感。然而在CLANNAD中是在“街道”或“家族”等的大的主题上,加入了“幻想世界”或“光之玉”等的幻想要素。
对于街道整体在进行飞速变化的事实的不安等,与其说是童话,更像是现代所特有的问题。BGM里标题的“街道,时间的流逝,人”也是有很多现代所特有的问题。而如果说这样就能推出Angel Beats!是与我们的感觉极为接近的故事的话,恐怕也不然。然而将其看做对于关于死后会变成怎样的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话,就与我们的感觉十分接近无疑了。
至此论述了一种划一性的距离,而Angel Beats!以外的麻枝准的作品全都是游戏作品,虽说与片长上有制约的电视动画不能单纯的比较,像上面这样标出坐标图的话,就明显能看出在推出新的作品的同时距离在不断缩短,像Angel Beats!一样“现实”和“另一个世界”相对等相连结的事态就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倾向了。
此外,关于Angel Beats!中不会积极地走出外界的这点也很有趣。仅仅是看影像的话,世界仿佛是延伸到地平线一般,而女主人公的游离子也是在探寻着神。那么为什么大家都执着待在学园中而不出去呢?从AIR,CLANNAD和Little Busters!三作品中都在“另一个世界”中有着“脱出”的主题这点来看,这种不去尝试脱出的角色们很有意思。说不定,这是暗示了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才是现实的这个事实。
如上所述,Angel Beats!就算是单纯只看故事的构造,与过去作品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不能不说是在考察麻枝准的时候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的一部作品。
3. 现实世界的死,死后世界的死
“麻枝写的剧本的主要人物总是在最后会死去的。所以麻枝是成为了杀人者,人们都称他为‘魔王’”
香港的朋友貌似都将麻枝准称作“大魔王”。而上面就是问道他们理由时给予的解释。
当然在考虑Angel Beats!的时候不能忽视的也是对于死的处理。正如前面香港例子一般,麻枝准的剧本里,就是总有人会死。而在Angel Beats!中人已经不会再死了,所以这里将消失不见的这件事称作为“死”。
首先将死分类成两种。
一 满足的死——对于本人来说是预定好的死
二 不满足的死——对于本人来说是突然到来的死
在这个分类里,就算是在别人看来是突然的死,只要是对本人来说是预定好的死的话,就看做“满足了的死”。例如,在AIR中神尾观铃的死对于神尾晴子来说是突然到来的死,对于本人来说(至少数日前就已经知道了)就是被预定好了的满足了的死了。这点关于Little Buster!中的朱鹭户沙耶也是一样的。此外CLANNAD的古河渚的死,冈崎汐的死对于他们本人来说则可以说是预想外的。神尾观铃或是朱鹭户沙耶在死的时候变得很豁达,古河渚或冈崎汐却不是这样的,也就是一种对现世还有一种迷恋的不满足的死。
麻枝准的许多作品中有一种否定现在瞄准更高处的作风特征,游离子或YUI,岩沢等的人生也是无比的惨烈。麻枝准在这之前的作品中为了因为这种死法而死去的场合准备了救济的道路。例如运用奇迹,或是循环构造,虚构世界来克服。话虽如此,也确实有没能救济成功的一部分角色的存在。这种不满足的死,就是与将一次性的人生过得更为精彩的智代after的主张是相反的。
就算如此,把Angel Beats!考虑成是麻枝准对这种经过无理的死法的角色的回答又未免过于敷衍。然而Angel Beats!明显是对这种死的一种救济法,而这就是在有着选项的美少女游戏中绝对不能实现的救济方法。
将甚至没有选项的直面BAD END的生不经过对于记忆的覆盖进行事后性的肯定是近乎不可能的。因此,这种救济也只能以一种变戏法式的方式实现。
话归原题。将前面所分的两种死套入Angel Beats!来看的话,就会发生一种不自然的事。这里明显的就是岩沢和YUI的死法。她们自己看上去并没有希望着要死的样子。然而这里很明显是获得了高的达成感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对于本人来说突然到来的死”变成了“满足的死”。这种岩沢和YUI的死法在本人不能预料的这点上是与神尾观铃和朱鹭户沙耶相异的。
试着再度分析后,前面的分类中满足和不满足就变得颠倒了。
一 满足的死——对于本人来说是突然到来的死
二 不满足的死——对于本人来说是预定好的死
那么就能说对本人来说是预定好的死就是不满足的死了么?但是在这个世界的规则里这种不满足的死是不可能的,基本上大家都应该是满足着死去了的。仅有的一个例外就是Angel Player的制作者,只有他是在死后的世界里作为未达成愿望而NPC化了的,现在变得如何也是无从得知。另一个例外的音无也在最后的最后以消化不良的形式消失了。
Angel Beats!在故事的最后,就能看出对于音无和游离子的死的意见的不同。从这个对立里,将这两个人当做这两种类的死法的代表进行论证应该是有效的,从后面游离子自己选择了死的这件事看起,这种对立也不过是些细节问题了。如下图所示,有问题的是一直不能达到目标的人,就像前面所引用的,麻枝准的基本风格就是对现在的否定和这之后的瞄准更高处。坚持采取一直被什么东西逼迫,又去追寻什么东西的这种生存方式的姿势让我们感动,然而却没能为了在那里被落下掉队的人们救济方法做准备。
Angel Beats!里Angel Player的制作者最终变成了NPC,仅仅一个人在那等待。从这种对持续未达成状态的他进行的严峻描写的地方也能看出,对像他的这种拒绝向着更高处攀登的人的态度是很冷淡的。前面写了“现实”和“另一个世界”的距离成了零,为了跟音无说声“谢谢”而一直等待的天使和难以忍受最终选择了变成NPC这种轻松道路的Angel Player的制作者的对比大概也能直接复写到现实世界中吧。
优漫网特邀编辑:郭文放
2012年3月11日
日本东京
原文地址:http://blog.renren.com/blog/224302725/81156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