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漫塑?漫塑其实是我生造的词,就是漫画加泥塑,或者说将漫画的表现手法用于传统泥塑。发明人老王说了,比形似我比不过艺术院校学生,但凭这么多年阅历,拿捏世间百态,定会比年轻人更为准确。
高端对话
某天,王增丰在工作室里接受一位英国记者的采访。记者无意间发现案台上有一个未完工的泥人塑像,他问老王:“这是我们的首相布莱尔先生?”王增丰很是诧异,那个塑像刚完成轮廓造型,眼睛鼻子都还没仔细雕琢。“你怎么看出来的?我这才做了30%不到。”英国记者笑得前仰后合:“瞧这飞扬跋扈的样子!”
英国记者没看走眼,王增丰做的确是布莱尔。这回他还一并做了布什、希拉克、施罗德、普京和安南的漫塑,六个神态各异的小人放在一张拳击台上,称作《高端对话》。那是老王的得意之作。
从猪做起
两年前,王增丰在56岁“高龄”“转行”做漫塑。这之前他搞了20年对外贸易,再之前27年他在部队当兵,还在中越边境打了3年仗,临老退休了,一不小心让自己变成了艺术家。
老王这辈子没有上过任何艺术院校,结构、比例不是他的强项,因此他选择了用这种漫画表达的方式来做泥塑:不求形似,只求传神,自信凭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年轻人相比,对世间百态的拿捏更为准确。
刚学雕漫塑时,老王以小猪烟灰缸为蓝本。他开始给每头猪一种表情,看自己能做多少个。没想到这一发就不可收拾,哭的、笑的、思考的、发怒的、忧郁的……一个猪脑袋还没做好,脑子里又迸发出下一个表情。“是啊,人世间的种种情感,我这辈子都算经历过了。”这样下去似乎永远也没个完,他不得不在做好第100个小猪后停手。
■图:赵本山:《群星的祝福》其中一个,其他还有马季、潘长江、陈强等
笑才重要
说实话,王增丰的漫塑作品,说形似不过30%。可他就有那能耐,能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某些特点,将这30%进行夸张再夸张。让人一眼看出原型是谁。
光看出原型还不够,还要让你笑。不管是做卡通、笑星,还是普通人(比如他自己),老王都要尽力做得诙谐幽默。
“在社会上打拼了那么多年,到了中年后期我才搞清楚,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是笑声。”
捏出一生
听说老王也给身边朋友做漫塑,再没生气的一个人到了王增丰手上,个性特点都能被“发扬光大”。一般人看了自己的漫塑后都这样反应:“哇,它简直比我更像自己!”
塑别人塑了两年,王增丰也琢磨着以自己为蓝本做漫塑,这也算为自己的大半辈子做总结。这个幽默的总结,从他的部队生涯(《尽管胡子一大把,还是军营好》)开始。但我更好奇的是,当他塑到自己做漫塑的日子时,又会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呢?
——玩家传艺——
泥巴的选择
不是所有的泥巴都是能弄来做泥塑的,老王只选择清远和佛山深山里的特殊泥。清远的粗泥带点砂砾,呈均匀的古铜色,用来
做男性的皮肤很好。每吨在500块左右;要是塑女性,老王就用深山的白色细泥,它们非常光滑,而且韧劲十足。价格自然也比粗泥更贵一些,每吨在600到800元。
■图:憨豆,眼睛贼大还从不直视。
泥巴的烧制
泥塑做好后得放进窑里过趟火,出来后就会有亮泽效果。传统的烧制方法采用“氧化火”,直接加热到1350摄氏度以上。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泥巴会显得非常亮丽,缺点是泥塑质感凸显不出来。老王更多是采用新式的“还原火”来烧制泥塑。就是把炉灶加热到1000摄氏度然后灭掉,靠余温加热泥巴。反复升温再降温,能够使泥塑出品时像镀上了一层膜,亮闪闪的非常漂亮。
——玩家秘笈——
陈强=眼袋+秃头
笑星是老王漫塑作品中最常出现的角色。“因为观众一看到他们,就不由自主会联想起他们在舞台或屏幕上逗人发笑的情景,搞笑效果事半功倍。”
当然老王还要对这些喜剧角色进行“再加工”,让他们的特点更加鲜明。比如陈佩斯,漫塑里他的鹰钩鼻子就占到了整张脸的1/2有多,还有标志性的大光头、小耷拉眼和豁牙齿———这些部位抓准了,想认不出都难。
在老王的嘴里,笑星们个个都不是张完整的脸。“陈强,眼袋加秃头;憨豆,眼睛贼大还从不直视;冯巩嘛,眯眯眼睛翘眉毛;还有小优子(葛优),他没啥特点,就是瘦!”听见了吧,堂堂众星不过是这些“标志性零件”的拼装组合。所以,在憨豆的大脸上找不到下巴丝毫不奇怪,老王要的就是这种极端效果。
■图:成(陈)家兄弟:成(成龙)陈(陈佩斯)成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