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漫新闻
名人图库
漫画名家
漫画资源
诚艺信漫乐园
在线定制
3D元宇宙展
访客留言
合作站点
纪念8月2日出生或逝世的各界名人,古今中外名人漫画形象亮相..
纪念8月1日出生或逝世的各界名人,古今中外名人漫画形象亮相..
纪念7月31日出生或逝世的各界名人,古今中外名人漫画形象亮相..
国内新闻
中国原创在国外的自主经营
2008-03-13 09:54:06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杜秀平 赵冬妮 【 】 浏览:1319次 评论:0

 

  《禅来缠去》

  《PINNACLE》封面

  漫画在周刊上进行连载的时候,为了保障周期的顺利进行,一部作品通常需要很多的助手来协助漫画家完成。在我国台湾,大约有500名漫画家,而专业的漫画助手却只有十几个人,所以很多的漫画家都要面对“忍饥挨饿”的窘境。而在我国香港,情况则相反,漫画家只有几十名,而有大批的专业漫画助手。稳固的根基使我国香港成为全世界漫画第三大出口地区。权迎升在参考不同漫画工作室模式的同时,也在探索着自己的漫画发展之路。

一部书引起的合作

  2002年一部名叫《成吉思汗》的写实水墨漫画在西单图书大厦上架销售,一个采购员在书架前停下,仔细翻阅了一遍之后,把这本《成吉思汗》放入了身后的手推车里,里面已经堆满了各种漫画书。

  很快这本书同其他的书一起被打包送进了邮局,当这本书在此“从见天日”的时候,就已经在韩国一家大型的漫画图书杂志公司总裁的手里了。总裁看到《成吉思汗》写实水墨的独特画风,可谓“一见倾心”。专业的眼光使他决定一定要找到这本书的作者——权迎升。而这一找,就是半年。

  韩方几经辗转终于找到权迎升,韩方提出出版社与权迎升进行版权代理合作,很快,双方合作很顺利地展开了。之后的合作中,权迎升得到了一次出国考察交流的机会。

  在韩国的工作室里,权迎升看到一个助手在A4的纸上不停地打着四方格子,每张纸上的格子规格都一样,助手一板一眼画得相当认真。第二天权迎升看到那个助手仍旧不停地打着格子,旁边画好的纸摞在一起已经有五六厘米厚。权迎升忍不住好奇就上前询问:“既然都是一样的稿子,为什么不复印一下呢?”助手回答:“这是老师让我做的,首先锻炼了我对线条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还磨炼了我的耐性。”

  面对这个28岁却依然没有资格接触真正原稿的助手,权迎升才深切地体会到“一个漫画家需要打磨掉太多的棱角”的含义。“只有一个成熟的机制,来制约你的发展,才能让这个行业中的人平心静气地做事情,才能让人对这个行业的困难有一个正确地认识。”

追求国际制作高度

  在与韩方的合作中权迎升创造了很多个“第一”:与韩方合作的中国第一部漫画舞台剧;第一部上了韩国教普文库排行榜的中国漫画等,这些成绩权迎升在合作之初并没有完全料到,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权迎升对动漫这份事业的追求。一直以“追求国际制作高度”为目标的权迎升,很快把眼光投向了市场基础更为雄厚的日本。日本在全球都有其动漫推广连锁店,这种优势更是韩国所不能比拟的。如果能与日本合作成功,几乎就意味着自己的作品将走向全世界。

  相对于韩方的积极寻找,日方则显得更冷静——尽管日方也早就有了权迎升的资料,但是他们则在等待权迎升的主动联系。

  在与日方合作的初期,并不是一帆风顺,几次交涉下来,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日方给出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故事节奏太快。第二、人物形象在接受度上与日本审美风格不符。对此权迎升完全没有一个艺术家的“自负”,而是虚心接受日方意见。“作为一名漫画家,你画的作品首先要你自己喜欢;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读者也要喜欢。”

  但是合作长时间滞留在一个环节上,权迎升的心里难免打起了“小九九”:“会不会是这家出版社不喜欢我们的作品?换一家尝试一下说不定就能打开局面了。”

  接下来权迎升又找了两家出版社合作。在刚接到作品的时候,日方无一例外地回答:“我不能马上给您答复,我们需要经过开会讨论才能把我们的意见给您。”这种专业素养和成熟的环节流程让权迎升吃了一惊。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更令权迎升惊叹不已。日方3个出版商对权迎升给出的作品的意见几乎完全一致,这种情况在国内非常少见。此时权迎升才彻底相信了日方动漫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和老到的市场预测眼光。

  几番合作下来,权迎升的几部作品也终于将在今年5月在日本上市。

国内平台需共建

  经过多年与外国合作,权迎升对国内的市场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外国,一部动漫杂志就是一个动漫平台。上面连载几十部作品,读者定期投票,从连载开始就保持高得票率的作品最终会被动画化,而得票倒数几名的作品会被停止连载。作者的作品在动画化之前就得到了充分的市场检验,这样制作成动画就有了大人气的保障,从而降低了风险。

  而国内的状况普遍是作者的作品不能拿到市场上去检验,导致了作者几乎没有市场经验,这样贸然去做动画,风险自然会大很多。而真正导致作者“拿不到市场上去”的原因在于国内的动漫平台没有建立起来。

  “当年像《北京卡通》这样的一个平台,最终还是以停刊而告终,我认为其中原因还要从作者和编辑双方面去考虑。作者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和编辑沟通,共谋维系自己作品的方法和出路。只是一味地觉得这个行业似乎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创意画下来就可以,这实在是太轻视动漫这个行业了。我的经验是培养一个创作团队就需要两年的时间,这还是在领导者有经验的前提下。”

  “而编辑同时缺乏市场眼光和专业素养,认为什么样的作品都可以刊登,导致了整个杂志的风格不明确,也没有一个完整而严密的读者反馈体系。同时和外国相比,国内的编辑更多的不是针对作品不足之处加以详细说明,找出技术上的漏洞,使作品得到提高,而只是泛泛地说‘你的作品不好’、‘这样的作品不受欢迎’。这种做法实际上对作者和作品一点提高的作用都没有。”

  “只有在平台真正建立起来的时候,才能起到真正的‘平台检验’效果,还能有国外诸如‘编’‘绘’结合等进一步的市场运作。那个时候才是国内动漫行业市场真正建立起来的时候。”

 


Tags:
责任编辑:诚艺信
241
顶一下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