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旭辉 画 中文名:芭芭拉·赫普沃斯 英国雕塑家,被国际雕塑界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她的作品包括石雕、大理石雕像、木雕,以及青铜作品和大型户外雕塑作品。其作品是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她对现代艺术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尤其是雕塑)。 “师法自然”, 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简洁和率直的风格是中外艺术家们共同的品质。出生在英国约克郡威克菲尔德的抽象雕塑艺术大师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 1903-1975) 创作的颇具力度的雕塑作品充分表现了她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我们从那些线条简洁的抽象造型和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康沃尔地区的风景和海岸留下的印迹,正是约克郡西莱丁诗一般的景致赋予她一生创作的灵感,给她的雕塑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03年,芭芭拉·赫普沃斯出生在英国的约克郡,幼年时,父母就鼓励她发展自己的艺术天份,并尽可能地为她提供受教育的机会。1920年,17岁的赫普沃斯考入里兹艺术学校,也就是在这个学校学习期间开始对雕塑艺术产生兴趣,第二年,她考入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雕塑艺术学校,开始学习雕塑艺术。在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她结识了同在学院学习、日后成为英国雕塑艺术大师的享利·摩尔,并成为朋友,从那个时期起,他们的友谊给他们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4年,赫普沃斯从艺术学院毕业时获得奖学金,使得她有机会赴意大利的西耶拿、罗马和佛罗伦萨学习意大利的绘画和雕塑艺术。在意大利学习期间,她尝试着采用不用草稿而直接进行雕刻作品的技法进行创作,这种技法的自由性给她日后进行形成自己的雕塑风格树立了信心。1931年,就在她与雕塑家约翰·斯基平离婚的那一年认识了雕塑家本·尼克尔森,第二年,尼科尔森成为她的第二任丈夫。婚后,他们前往法国的巴黎,拜会了毕加索、布拉克、蒙德里安、阿尔普、布拉库西等艺术家。在巴黎生活和创作期间,她渐渐地喜欢上抽象和几何雕塑作品,1933年离开巴黎前,她和丈夫尼科尔森加入了法国抽象艺术创作协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芭芭拉·赫普沃斯离开伦敦,定居于康沃尔郡的圣艾夫斯,从那时起,再也没有离开过她在这里的工作室,直到1975年告别这个世界。 芭芭拉·赫普沃斯是一位享有国际声望的艺术家,被国际雕塑界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她与享利·摩尔和本·尼克尔森同为英国雕塑界领袖式人物,对20世纪30年代欧洲抽象雕塑艺术的发展发挥过革命性的影响。芭芭拉的初期作品带有某种类似于自然主义的风格,在造型语言上与摩尔的《鸽子》有着共同之处,但也就从这个时期起,她开始在作品表现形式上追求一种简洁明快的风格,及至30年代初,其作品已完全抽象。她在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是木雕和石雕作品,因为这些作品“表现出与自然的某种亲和力”。而这种影响也随着她的迁居带到了圣艾夫斯。早在30年代初期,赫普沃斯的雕塑作品就已经开始尝试运用抽象雕塑语言,1931年,她的《有孔的造型》就引起了雕塑界的关注。正如雕塑艺术评论家艾伦·沃尔金森所指出的那样,芭芭拉·赫普沃斯构筑的这个抽象空间成为她的和摩尔日后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艺术特征,这件作品由此成为她艺术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30年代中期,尼科尔森、摩尔和她与国际知名艺术家的往来进一步促进了其抽象雕塑艺术的发展。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是赫普沃斯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
- 285
- 顶一下